減少人與人誤解傷害-從聖經學人際溝通

【記者:夏俊明】

「詞不達意」是溝通上最怕遇到的狀況,不但發揮不了勸慰、幫助或造就人的本意,嚴重時更容易造成個人、家庭關係或教會弟兄姊妹間的傷害。

引進美國EMI(Equipping Ministries International)課程的蔡仁松教授與李富華師母,三年來透過舉辦「教會人際關係牧養與管理」牧者研習會,幫助牧長們以愛為原則,將聖經教導應 用在人際關係與溝通上,從調整自己的感受力與溝通力開始,再透過教會影響家庭、社會,減少錯誤溝通與關係建造帶來的傷害。

好動機還要好方法

九月2-5日由台灣佳美生命建造協會、以斯拉事奉中心與聖光神學院舉辦的第十二屆牧者研習會上,蔡仁松與李富華透過「傾聽他的心」、「用愛心說誠實話」、「心意更新而變化」與「面對衝突‧追求和睦」四階段課程,與南部牧長們一起學習成長。

第一天「傾聽他的心」課程中,蔡仁松提出八項常見的溝通問題,包括「傾聽者卻問個不停」、「關心變指責」、「話題越扯越遠」等,雖然動機都是好的,但並不能為他人帶來幫助,甚至破壞與他人之間的關係。

「要從幫助中建立關係」蔡仁松以馬太福音二十二章36-40節指出「愛」是一切人際關係與溝通的根本,關係的建立要有愛,愛才能帶來幫助。「愛人如己」提 醒先懂得愛自己,自己要先健康,否則受傷的人很容易傷害別人。「先知道是因為『愛』,建立關係才不會淪為『牧會技巧』而已。」他強調,以愛為基礎的溝通、 與人建立良好的關係能使人在安慰、造就、勸勉中得到醫治、釋放與成長。

敞開少防衛多造成關係鴻溝

聖經如何看人際關係?蔡仁松指出,人被造時與神的關係美好,但因罪帶來墮落、傷害、破壞、仇恨與不健康的關係,而使人「敞開」的部分越來越少,增加了「防 衛」、「隱藏」與「未知」的部分。不良的溝通可能隱藏著成長時的創傷、愛與恨、恐懼、憎恨等狀況,必須找出關鍵問題,才能從醫治中得著幫助。

他並相信,「將人完全引到神面前」是建立關係的終極目標,當需要的人進來教會,作安慰者是要提供安慰、勸勉、輔導並帶出鼓勵,讓人在溝通中感受到溫暖、同理與尊重,透過傾聽深入對方的內心世界,體會生命是寶貴且有價值,而不是用真理毒打一番發現無用後才交給上帝。

蔡仁松表示,華人在人際溝通上常見的盲點,源自於填鴨式的學習方式,想要為別人的空格填上答案,但有些答案其實沒有那麼清楚;另方面也受功利主義影響,人 們想要快速達到成果,但醫治、改變需要花時間。用對方法、正確的態度,才能從教會、基督徒家庭與人際關係開始,減少台灣社會許多因著溝通與人際關係產生的 誤會帶來的傷害,自己的生活、家庭婚姻、親子關係也能得到祝福。

填鴨給答案 溝通大盲點

他指出,溝通與關係的建立並非只是知識性的教導,而要建立真實的互信與坦誠。對基督徒來說,就是要將聖經運用在日常人際關係上。會中,EMI課程創辦人Dave Ping與Pam Ping夫婦特地到場鼓勵眾牧者。

原文刊載於基督教論壇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