維持四分之一未信朋友-開闊交友圈

【記者:夏俊明】

基督徒缺少未信的朋友?倘若不是因為身邊親友都信主而逼不得已活在基督徒的圈子裡,很有可能你的交友圈已越來越狹窄。以下四種基督徒在面對新朋友常有的情況,專門教導教會人際關係建立的佳美生命建造協會蔡仁松教授,在受訪時作以下建議與鼓勵。

狀況一:我個性太內向、不擅與人交往怎麼辦?

蔡: 當基督徒可以很自由釋放,不需要作違背人性的事情。但有時內向、不擅於與人交往是自己想太多。跟陌生人講話本來就不容易,不見得要歸論害羞內向。結交 新朋友不須刻意,試著把心情放輕鬆一點,聊天不見得要帶有期待或目的,一旦放鬆,交朋友會變得更自然。經驗多了,就不會太困難。

狀況二:教會新朋友來來去去,反正下次也不見得會再來,就交給別人去認識吧。

蔡:建議教會可透過同質性的小組進行關懷,團體比個人來得輕鬆自然。

另一方面要注意,倘若弟兄姊妹在關心新朋友上出現疲態,有時是一道警訊,代表弟兄姊妹的家庭、職場或個人靈命出了狀況,此時反倒需要被關心、滋養、再建造。切忌,不要只看見新朋友而忽略已經是基督徒的老朋友也被關心的需要。

狀況三:新朋友若不來教會,我就會很沮喪,是不是我已經把認識人當作業績?

蔡:只要不要讓自己帶新朋友的積極度或對認識新朋友的熱情,成為與他人比較或批評他人的理由,那麼能夠多去認識人並非不好。要小心的是,衝刺一段時間總是會累,平時維持邀約的熱情與感動,讓「傳福音」與「靈命成長」並進成長,就會漸漸達到平衡。

狀況四:跟非基督徒做朋友,連聊天都不知道要講什麼,該怎麼辦?

蔡:確實當基督徒遇到講話習慣不同的新朋友會感到不舒服,不見得一定要勉強自己的說話內容跟著改變。但倘若聊天的內容只是閒話家常,也不需要刻意把每件事情都拉回信仰。

最重要的,開啟一個新的關係可以從傾聽開始,既然是「認識」朋友,就多用同理心去傾聽對方,而不是急著要表達自己的想法或傳達什麼。當對方被關心了解,才會想要跟自己多談話,生命的見證才會發出影響力。

蔡仁松教授指出,要避免自己眼光如豆,可以讓自己多認識不同的人,了解不同背景的人;但也不要一直在世界打混,把自己的信仰都輸走了。他建議,基督徒不妨可以設定一個自我檢測點,保持身邊至少有四分之一未信者的朋友,維持有傳福音的對象,也讓自己有足夠的屬靈夥伴。

原文刊載於基督教論壇報,網址:http://www.ct.org.tw/news/detail/2014-0239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