創業無公式,化熱情為行動

【記者梁敬彥新竹專訪】

創業無公式 化熱情為行動
蔡仁松:創業無公式 化熱情為行動

培養最多青年創業家的大學教授

在國立清華大學資訊工程研究所開設「高科技創業與營運管理」課程的蔡仁松教授,從2005年開始,透過全台首創的「擬真創業」課程設計,訓練修課學生不能只是「紙上談兵」,而是必須真槍實彈地從找團隊夥伴、擬訂五年後就能成為上市公司的創業計劃、撰寫營運企劃書及向企業家募集創投資金等步驟,「從無到有」化夢想為行動。

雖然每學期都會有三分之二的學生,在第一堂上課後就被「嚇跑」(指退選);但九年來,已培育超過三分之一的「ALL PASS」生,當中包括目前已實際創業的盈科泛利(電子票券服務平台)創辦人兼執行長羅子文及Gogolook執行長郭建甫等人,成為「青年創業家」。

本身就是青年創業家

有「創業」教授之譽的蔡仁松,擁有美國柏克萊大學電機工程及電腦博士學位,畢業後在美國IBM公司研發部工作三年半後,1992年就和一群跨領域的夥伴共同創立了ArcSys公司。1997年再創辦Axis公司,所設計銷售的「IC速率優化設計工具」及「可以用軟體隨意組架的電腦系統」,都在市場上被量產且暢銷。

正因為自己本身就是「青年創業家」出身,所以課堂上的蔡仁松不空談理論,而是幫助學生將原本「天馬行空」的創業夢,可以逐步落實。

課堂上,蔡仁松常以「油漆工理論」鼓勵修課學生要做好時間管理,妥善規劃自己的人生。蔡仁松說,一個油漆工要承包工程之前,都要針對「材料」及「人力配置」做最精確及合宜的評估,力求在完工之後,不僅自己可以賺取最高利潤,客人也能對施工品質感到滿意,會繼續為這個油漆工介紹新客戶。

創業需要夥伴 忌單打獨鬥
同樣的,一個有心要創業的人,一定要廣邀具備「市場分析」、「行銷策略與通路」、「財務規劃」及「智慧財產權及法律」等不同專業領域的夥伴一同打拚。若是只靠創業者一個人「單打獨鬥」,最後結果一定是鎩羽而歸。

所以蔡仁松會要求修課學生,必須去找四到五個跟自己不同學習領域的同學,組成「創業夥伴團隊」一起來上課,而且一學期不能缺課超過兩次,不然就會毫不留情地「死當」。而且每周上課前,團隊每個人都要繳交五頁的「創業進度報告」,隔三到四周就要繳交「讀書心得報告」,並且每周還要在15分鐘之內,跟他進行完整的業務及營運發展計畫簡報。

「真正進到創業的過程時,情勢會比課堂的要求還要嚴峻許多。」蔡仁松說,創業從來都沒有標準的「公式」可循,但成功「出頭」的創業者,都是願意努力面對挫折和挑戰,並且竭盡所能突破困境的人。這樣的人,多半具有「熱情」、「勇於嘗試不怕失敗」及「謙虛學習」的人格特質,以及「打死不退」的阿甘精神。

訓練領袖「人才」而非「人力」
「台灣的高等教育,一直都太偏重在考試的成績表現上,而忽略培養學生的實作能力!」在蔡仁松的眼中,每個來到他課堂上的學生,都是處於「施工中」可塑性很高的璞玉。但教育制度的僵化,讓很多的年輕人沒辦法被造就成獨當一面的「領袖人才」,而是被教成缺乏開創性及競爭力的「人力」。

蔡仁松記得多年前,一位年輕人在成功創業後,因為營運績效良好而被美國大企業併購,對方要求那位年輕人在台灣找一個「年紀在30歲以下,能勝任執行長職務的年輕人」。結果找了半年居然沒有條件合適的人,對方不得已只好找一位「老外」來管理這家公司。這讓蔡仁松更清楚知道,上帝當年呼召他從美國矽谷的「創業家」,回到台灣在大學校園裏「教年輕人如何從成為一個具備創業家精神,進而成為有能力組成團隊一起創業的青年創業者」的心意。

他指出,對於一個創業者而言,除了創造所提供的服務及產品的「可利用」價值之外,更重要的是,在賺取合理的利潤之餘,也要對這個社會整體的向上提升,有所助益。

機會留給預備好的人
「機會是留給始終預備好自己的人!」蔡仁松舉盈科泛利創辦人兼執行長羅子文為例表示,他在選修「高科技創業與營運管理」這門課之前,從高中到大學的階段,就去修習或是旁聽所有跟行銷及創業相關的課程。正因為這個「七年級生」的年輕人很清楚自己未來要做什麼,所以在蔡仁松擔任他的指導教授的過程中,就能很清楚知道「要問教授什麼問題」,並且逐步厚植自己的「創業競爭力」,現在成為在海峽兩岸電子票券服務平台的青年創業家。

「我常提醒年輕學子,無論是要創業還是到職場去上班求職,做好時間管理,都是能夠在這充滿變動性及競爭性的年代裏嶄露頭角的關鍵。」蔡仁松每周會固定邀請學子在課餘時間一起進行「便當會」,鼓勵他們按照「平衡生活三一律」來做時間管理,也就是在周間五天120個小時的時間,至少要把40小時的時間分別出來專心做研究。他鼓勵學生「一百小時的專心學習讓一個人得以入門,一千小時可以成為專家,一萬小時可以成為大師」,年輕時遇到挫折,是上帝給大家最好的學習和磨練的機會,等到出了社會才來領悟這個道理時,付出的「機會成本」將會非常龐大。

亦師亦友 價值勝於價格
也正因為蔡仁松在和學生的相處過程中,一直是以「亦師亦友」的方式在互動,所以即使是畢業很久的學生,也會邀請老師一起吃飯分享工作和創業「甘苦談」,或是寫小紙條給老師表達感謝。蔡仁松說,看著學生在不同階段都能不斷地追求卓越和自我成長,並且在職場上擁有自己的一片天,這對他來說是「千金難買」的喜樂。

他認為,「收入高低」、「社會地位」以及「擔任的職位」,雖然是這個社會衡量一個人成功與否的「指標」;但他總是以一個基督徒老師的身分,勉勵所教過的孩子們,一定要看重人的尊貴「價值」,勝過於產品的「價格」。一個真正成功的創業家或職場工作者,不僅自己要追求成功,同時也要幫助別人可以過得健康及平安喜樂,這是他在矽谷22年的工作及創業經驗以及回台任教近十年來,神讓他領受到的「亞伯拉罕」的祝福。他也希望學生,無論是不是基督徒,都能把這個理念和祝福,傳遞下去。

本文原刊載登於基督教論壇報「人物專題」版